個稅又要變了>>
稅務局明確發文✘↟:10月1日起│▩☁↟,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經營所得(不含承包經營☁☁☁☁╃、承租經營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代開增值稅發票時│▩☁↟,按納稅人開票金額(不含增值稅)的1%核定徵收個人所得稅◕•。
01
個稅變了
10月1日起執行│▩!
新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後│▩☁↟,為減輕納稅人辦稅負擔│▩☁↟,確保核定徵收經營所得的納稅人享受減稅紅利——
日前│▩☁↟,重慶市稅務局│▩☁↟,已先行試點發布關於徵求《核定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公告(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就社會經濟生活中常見的自然人發生應稅行為如何徵收個人所得稅進行了明確◕•。杭州公司註冊
正式公告│▩☁↟,將於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
此公告│▩☁↟,我們注意到│▩☁↟,以下4點需重點關注✘↟:
01 明確了核定徵收範圍☁☁☁☁╃、方式等
(1)核定徵收範圍✘↟:(個體戶☁☁☁☁╃、個獨☁☁☁☁╃、合夥企業)經營所得☁☁☁☁╃、房屋轉讓租賃☁☁☁☁╃、自然人臨時經營所得可以進行核定徵收方式;
(2)核定徵收方式✘↟:包含定期定額徵收和核定應稅所得率徵收;
02 月經營收入不超過10萬│▩☁↟,不徵個稅
(1)對於實行定期定額徵收方式的納稅人(注✘↟:通常是指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其月經營收入不超10萬元(不含增值稅)的│▩☁↟,不徵個稅;
(2)而月經營收入超過10萬元的(不含增值稅)│▩☁↟,全額按收入的1%徵收個稅◕•。
03 轉讓房屋住房│▩☁↟,按1%徵收個稅
(1)納稅人轉讓住房│▩☁↟,不能據實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按房屋轉讓收入(不含增值稅)的1%繳納個稅;
(2)如果納稅人轉讓的是非住房│▩☁↟,屬於上述情況的│▩☁↟,按房屋轉讓收入(不含增值稅)的3%繳納個稅◕•。
04 出租住房按0.05%徵收個稅
(1)對於個人出租住房│▩☁↟,無論月租金多少│▩☁↟,不能據實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其取得的財產租賃所得均按房屋出租收入(不含增值稅)的0.05%徵收;
(2)個人出租非住房│▩☁↟,無論月租金多少│▩☁↟,不能據實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其取得的財產租賃所得均按房屋出租收入(不含增值稅)的0.7%徵收◕•。
具體原文內容│▩☁↟,長財諮詢整理如下✘↟:
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關於核定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公告
為規範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以及相關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現將重慶市核定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公告如下✘↟:
一☁☁☁☁╃、經營所得核定徵收
經營所得核定徵收個人所得稅方式包括定期定額徵收和核定應稅所得率徵收◕•。
(一)對實行定期定額徵收方式的納稅人│▩☁↟,其取得的經營所得按照下列公式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額=收入額(不含增值稅)×附徵率
(二)對不符合查賬徵收個人所得稅條件且未實行定期定額徵收管理的納稅人│▩☁↟,其取得的經營所得按照下列公式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含增值稅)×應稅所得率
或=成本費用支出額/(1-應稅所得率)×應稅所得率
應稅所得率的標準按《個人所得稅核定應稅所得率表》
經營多業的│▩☁↟,無論其經營專案是否單獨核算│▩☁↟,均由稅務機關根據其主營專案確定適用的應稅所得率◕•。
二☁☁☁☁╃、房屋轉讓和房屋租賃核定徵收
(一)納稅人轉讓房屋│▩☁↟,不能據實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其取得的財產轉讓所得按照下列公式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額=房屋轉讓收入(不含增值稅)×徵收率
(二)納稅人出租房屋│▩☁↟,不能據實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其取得的財產租賃所得按照下列公式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額=房屋出租收入(不含增值稅)×徵收率
徵收率標準按《房屋轉讓和房屋租賃個人所得稅核定徵收率表》執行◕•。
三☁☁☁☁╃、自然人臨時取得經營所得代開發票核定徵收
對未辦理稅務登記的自然人納稅人│▩☁↟,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經營所得(不含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代開增值稅發票時│▩☁↟,按照納稅人開票金額(不含增值稅)的1%核定徵收個人所得稅◕•。
四☁☁☁☁╃、本公告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
附件1✘↟: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附徵率表(定期定額戶適用)
注✘↟:按季申報的納稅人按照月度附徵率表換算為季度附徵率表
附件2✘↟:個人所得稅核定應稅所得率表
附件3✘↟:房屋轉讓和房屋租賃個人所得稅核定徵收率表
02
我叫個稅│▩!
這是我最新最全稅率表
01 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範圍
(1)工資☁☁☁☁╃、薪金所得;
(2)勞務報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5)經營所得;
(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7)財產租賃所得;
(8)財產轉讓所得;
(9)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第1☁☁☁☁╃、2☁☁☁☁╃、3☁☁☁☁╃、4項(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併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辦理彙算清繳的│▩☁↟,應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內辦理彙算清繳;
非居民取得第1☁☁☁☁╃、2☁☁☁☁╃、3☁☁☁☁╃、4項所得│▩☁↟,按月或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不辦理彙算清繳;
經營所得(上述第5項)│▩☁↟,應在月度或季度終了後15日內預繳稅款│▩☁↟,次年3月31日前辦理彙算清繳;
上述第6☁☁☁☁╃、7☁☁☁☁╃、8☁☁☁☁╃、9項│▩☁↟,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按次│▩☁↟,在次月15日內預扣預繳稅款│▩☁↟,不辦理彙算清繳◕•。
02 扣繳義務範圍
扣繳義務人│▩☁↟,是指向個人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
1☁☁☁☁╃、扣繳義務人向個人支付下列所得時│▩☁↟,應辦理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經營所得│▩☁↟,自行預繳)
2☁☁☁☁╃、特殊情況的扣繳義務人
(1)個人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以受讓方為扣繳義務人◕•。以被投資企業所在地稅務機關為主管稅務機關◕•。
(2)限售股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以個人股東開戶的證券機構為扣繳義務人│▩☁↟,以證券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為主管稅務機關◕•。
(3)個人領取年金時│▩☁↟,由年金託管人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4)個人財產拍賣所得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拍賣單位負責代扣代繳│▩☁↟,並按規定向拍賣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03 最新最全個稅稅率表
1☁☁☁☁╃、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率表
2☁☁☁☁╃、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
收入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
減除費用✘↟:預扣預繳稅款時│▩☁↟,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20%計算◕•。
(1)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適用✘↟:
(2)居民個人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適用20%的比例預扣率◕•。
3☁☁☁☁╃、綜合所得稅率表
綜合所得是指居民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3%~45%的超額累進稅率◕•。
【注意】
(1)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的規定│▩☁↟,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
(2)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換算後計算應納稅額◕•。
4☁☁☁☁╃、非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稅率表
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20%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
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
5☁☁☁☁╃、經營所得稅率表
【注意】
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餘額◕•。
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
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該稅率適用於居民個人與非居民個人)
7☁☁☁☁╃、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規定的│▩☁↟,在2023年12月31日前│▩☁↟,可以選擇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來源✘↟:昌堯財稅